人物简介:朱元璋(1328年—1398年),字国瑞,原名重八,濠州(现安徽凤阳)人,明朝开国皇帝。在位期间,他支持农业,兴修水利,减免税负,创造了历史上的“洪武之治”。
去南京旅游,中山陵是很多游客必去的景点。与之相比,相隔不远的明孝陵就显得稍许冷清。这两座陵寝的主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,一位是孙中山,一位就是朱元璋。
或许历史正在走远,大明的面目越来越模糊,但是如果在阳光明媚的上午,亲自去明孝陵里走一走,亲手去抚摸那些石人,你会发现,其实,历史并不遥远。
顺着明孝陵的甬道往里走,不远处就会看见一座石碑,上面写着几个大字——“治隆唐宋”。这是清朝康熙皇帝来拜谒明孝陵时留下的,意为朱元璋治理下的大明朝要超过唐宋。
朱元璋的前半生,戎马倥偬,最终建立大明;他的后半生,集权施政,为后代留下一个四方来贺的王朝。他既提倡和平外交,又在后期实施海禁,这些都对丝绸之路产生了巨大的、历史性的影响。
颠沛流离的少年时代
1328年的一天,在濠州(现安徽凤阳)的一个贫苦农民朱五四家里,又诞生了一个男婴。传说男婴母亲刚怀孕时就梦见神灵给了她一颗药丸,放在手中闪闪发光,待吞服后,一下子就惊醒了,发现口中还有香气。
男婴出生时,红光满室,夜如白昼,邻居看见后,以为是着火了,奔走救援,赶到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。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。这些神奇事件只是他当上皇帝后人们的杜撰。事实上,光看朱元璋的原名,就能猜测到:他的出生其实非常平凡。
朱元璋原名朱重八,意思是加上伯父家的4个堂哥,他前面已有7个兄长了。也就是说,他的名字在还没出生前就取好了,可见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男孩出生时的神奇之处。
虽然出生平凡,但朱元璋从小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。当时正值元朝末年,钞法变更,物价飞涨,各地农民纷纷高举义旗。1343年,朱元璋的老家大旱,又遭遇蝗灾和瘟疫,人畜大批死亡,朱元璋的父亲、兄长和母亲也未能幸免,相继身亡,朱元璋幸存下来。
16岁的朱元璋孤苦伶仃,无依无靠。他想起幼年时曾许愿去凤阳皇觉寺当和尚,就剃度出家了。但是寺里全靠布施生活,大灾之年,哪来的布施?于是,朱元璋仅在寺里待了50多天,也没吃几顿饱饭,就又拿个破碗出来化缘了。
当时的村民自己都食不果腹,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外人?所以,朱元璋就用别人剩下的白菜帮子、菠菜叶、馊豆腐和剩锅巴做成菜汤填饱肚子。后来流行的相声段子“珍珠翡翠白玉汤”就是根据朱元璋的这段经历编的。
当时正是朱元璋从少年到青年的转折期,也是性格形成期。也许正是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,使他变得坚强勇敢,也形成了残忍、猜疑的性格,这种自信又自卑的性格在他日后的执政表现上更为明显。
心狠手辣的集权统治
1351年,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。当时主张推翻元朝的白莲教信徒韩山童、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,就编造“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的民谣,四处传播。他们在河道中埋了一独眼石人,待石人挖出,人心浮动,就乘机在颍州(现安徽阜阳)发动起义,史称“红巾军起义”。